• 教学
  • 下载
  • 作文
  • 知识
  • 课件
  • 教案
当前位置: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古文与文言文《烛之武退秦师》翻译教学参考» 正文

《烛之武退秦师》翻译教学参考

[01-19 02:36:03]   来源:http://www.wenxue9.com  古文与文言文   阅读:8452

概要:『其』 (1)君知其难也(他的,代词) (2)吾其还也(表希望的语气副词)(3)以其无礼(郑国,代同)『以』①以其无礼于晋 (因为,连词) ②敢以烦执事 (拿,用,介词) ③越国以鄙远(表顺承,连词)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?(表顺承,连词)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(把,介词) ⑥以乱易整(用,介词)『而』①今急而求子(才,连词,表顺承) ②夜缒而出 (表修饰,连词)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(表顺承,连词)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。(表转折,连词) 『焉』①子亦有不利焉。 (语气词,表陈述)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? (疑问副词,为什么) ③若不阙秦,将焉取之 (疑问副词,怎么能) ④且焉置土石(疑问代词,哪里)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(代词,之)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(兼词,于此) (四)词类活用:(1)越国以鄙远。(鄙,名词的意动用法,以……为鄙;把……作为边邑。远,形容词用作名词,远地。句意是,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。)(2)既东封郑,又欲肆其西封。 (“东”、“西”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,解释为“向东面”“ 向西面”;封:第一个“封”,名词活用作动词,作 疆界。第二个“封”,名

《烛之武退秦师》翻译教学参考,标签:古文翻译,古文名句,http://www.wenxue9.com
『其』 (1)君知其难也(他的,代词) (2)吾其还也(表希望的语气副词)

(3)以其无礼(郑国,代同)

『以』①以其无礼于晋  (因为,连词) ②敢以烦执事 (拿,用,介词) ③越国以鄙远 (表顺承,连词)
④焉用亡郑以陪邻? (表顺承,连词)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(把,介词) ⑥以乱易整(用,介词)
『而』①今急而求子 (才,连词,表顺承) ②夜缒而出  (表修饰,连词)
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 (表顺承,连词)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。 (表转折,连词)
『焉』①子亦有不利焉。  (语气词,表陈述)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? (疑问副词,为什么)
③若不阙秦,将焉取之  (疑问副词,怎么能) ④且焉置土石  (疑问代词,哪里)
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(代词,之)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 (兼词,于此)

(四) 词类活用:

(1)越国以鄙远。(鄙,名词的意动用法,以……为鄙;把……作为边邑。远,形容词用作名词,远地。句意是,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。)

(2)既东封郑,又欲肆其西封。 (“东”、“西”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,解释为“向东面”“ 向西面”;封:第一个“封”,名词活用作动词,作 疆界。第二个“封”,名词,边界。句意是,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,扩展它西面的疆界。)

(3)邻之厚,君之薄也  (“厚”“薄”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)

(4)因人之力而敝之。(敝,形容词作动词,损害。句意是:依靠别人的力量,而又反过来伤害他。)

(5)晋军函陵。(军,名词作动词,驻扎。句意是:晋军屯驻在函陵。)

(6)朝济而夕设版焉  (“朝”、“夕”,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)
(7)若亡郑而有益于君。 (使郑亡,动词使动用法)

(五)特殊句式
1、判断句
①是寡人之过也(“……也”表示判断)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(否定判断)
2、省略句
①晋军(于)函陵,秦军(于)汜南(省略介词“于”)
②(烛之武)辞曰:“臣之壮也……” (省略主语“烛之武”)
③若舍郑以(之)为东道主(省略介词“以”的宾主“之”)

3、倒装句:

(1)宾语前置句
?夫晋,何厌之有?(“有”的宾语“何厌”前置,“之”作为标志。翻译时要调整为“有何厌”)
(2)状语后置
①以其无礼于晋(介宾短语“于晋”作状语,后置,翻译时要调整为“于晋无礼”)

②且贰于楚也(于楚从属── 同上)③佚之狐言于郑伯(于郑伯言── 同上)

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(于君有益——同上)

 

烛 之 武 退 秦 师  

《左传》

(一)晋侯、秦伯围郑,以1(因为)其2(它,指郑国)无礼于3(对)晋,(且:并且。下文“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”解释为“况且”)贰于楚4(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)。晋军5(军,名词用作动词,驻军、驻扎)函陵,秦军氾(fàn)南。

(二) 佚(yì)之狐言于郑伯曰:“国危矣,若1(若:如果。其它意思有:你,你们。仿佛。像……似的)使2(派)烛之武见秦君,师必退。”公从之3(指佚之狐的建议)。()辞曰:“臣之4(放在主谓之间,取消句子独立性。不译)壮也,犹(犹,尚且)不如人;今老矣,无能5(无能:不能够)为也已6(已:同“矣”)。”公曰:“吾不能早用子,今急而7(而:才,表顺接关系)求子,是8(是:这)寡人之过也。然9(然:但是,语气轻些,可译成“不过”)郑亡,子亦有不利焉。”()许10(许:答应)之。 —— 奉命于危难之间。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。”

上一页  [1] [2] [3] [4] [5] [6] [7] [8] [9] [10] [11] [12] [13] [14] [15]  下一页


Tag:古文与文言文古文翻译,古文名句语文教学 - 高中语文 - 古文与文言文


上一篇:《治驼》译文(含原文、注释、评点)
[已有条评论] 我来点评
验证码: 昵称: